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 首頁 》 新聞信息
我們把官家主義看成一局棋,把它分成兩個成分,上面是官,下面是民。官,由皇帝衙門和官員這三個主體構成;民,按照中國歷史上的分類:士、農、工、商。這兩個集團合起來,合稱“官家主義”。
這一局棋在中國怎么下?官家主義這一棋局,在中國大概是每一個王朝都能持續一兩百年。準確地說,從秦漢一直到清,大一統帝國的平均壽命是171年。這不算三國、兩晉、南北朝和五代十國,如果算上分裂的局面,平均壽命是67年。到時候就死,怎么死呢?有三種死法。
第一種就是死于民變。老百姓造反,這個死因占40%。比如說陳勝吳廣、朱元璋、李自成,都是著名的民變。
還有40%死于官變,比如說趙匡胤黃袍加身,王莽篡漢,曹操篡漢,直到辛亥革命。辛亥革命首義的是體制內的新軍,然后各省響應,先后獨立。國民黨中間插了一杠子,但是最后權力歸于袁世凱。袁世凱逼清宮退位,然后他當大總統,從起到收,這又是官變。
還有20%的死因是外族入侵。這是三大死因。
還有一個規律是,前朝的死因通常不是本朝的死因。秦朝官逼民反,死于陳勝吳廣。到了漢朝,輕徭薄賦。三十稅一,3.3%的稅,多低啊?,F在我們的稅率就高多了。漢朝就不是死于老百姓造反,老百姓不反,是王莽篡漢,皇親國戚鬧事,死于官變。魏晉死于門閥世族,到了隋唐開始小心這一塊,就開始搞科舉考試了,不讓門閥世族把持政權了。唐朝不是死于世族,卻沒注意軍閥藩鎮,下面的軍人又開始鬧了,軍閥割據。到了宋朝的時候就吸取經驗教訓了,宋太祖自己就是兵變上來的,所以把軍隊控制得嚴嚴的,結果宋朝軍隊不鬧事,但也不能打仗,宋朝死于外敵入侵。明朝死于老百姓造反,清朝又開始做各種改良,攤丁入畝,永不加稅,清朝沒有死于民變,死于官變。當然也有例外,大體如此。盡量總結經驗教訓,避免重蹈覆轍,這也是人之常情。
![]() |
|